相关问答
1、首先要看是不是新的证据,因为我们平常生活中所说的新的证据和法律上“新的证据”不是同一概念,是新的证据还是逾期提交的证据,这点在法律上是有...
虽然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对举证期限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明确不少法院也严格了举证期限的问题,举证期限截止日期都在开庭日期之前但是当事人真要当庭举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已开庭审理的案件,如果法院在审判中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而不是退回检察院补充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如果是刑事案件,无法认定被告人有罪,会判无罪。如果是民事案件,举证人将承担不利后果。1、《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在合议庭上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明确的事实,根据证据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1)事件事实明确,证据充分,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作出有罪判决(2)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作出无罪判决(3)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成立的无罪判决。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一些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依据的事实负责提供证据证明。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后果。
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出异议即可,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会对每一个证据进行核实。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7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356人已浏览
5,3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