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应该是属于现场处理环节。交通事故处理步骤一、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二、现场处理公安交通...
一般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如下: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事故发生后,基本的处理流程如下: 一:现场勘查 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现等级划分为死亡事故、伤人事故、财产损失。 1.死亡事故死亡事故是指仅有人员死亡或者既有人员死亡又有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的。 2.伤人事故伤人事故是指仅有人员受伤或者既有人员受伤又有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3.财产损失事故财产损失事故是指仅有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二、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有关交通事故的调解:1、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赔偿,不是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是否亲切调解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而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职权行为。 2、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的调解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损害赔偿调解应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调解的时间,地点,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在调解过程中,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赔偿总额等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协议。 3、调解达成的协议容易履行。调解赔偿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更易于各方当事人接受,履行调解协议时相对顺利。能促进各方当事人间的团结。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只靠双方自觉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当事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赔偿调解不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判断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行为是否存在违章,有无遵守交通法规。是相关部门通过判断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而划分各方交通事故当事人事故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主要涉及的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方面的内容。针对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权、处罚等等作了较详尽规定。当交通肇事者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时,依据《治安处罚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对交通事故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是行政部门对事故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重要法律依据。若行政部门组织调解,则《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事故当事人关于民事赔偿问题的法律依据。对于构成犯罪的肇事者,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度规定》第30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刑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327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