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应当中止审理。理由是某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工伤的具体行政行为以未生效的劳动仲裁书为确认李某与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明显错误。无论...
行政处罚中止执行情形包括当事人无履行能力、执行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等。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再审期间一般要中止执行,但是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费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费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一般不会,除非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否则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的,人民法院认为执行行政行为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执行行政行为会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本案中,用人单位提出中止审理的理由显然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当然也就具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中规定的中止审理的条件。因此,仲裁委不应当中止该案的审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6条有明确规定,即“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也就是说,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在未出现行政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情形时,工伤认定的依然有效,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1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