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
1、以下情况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 2、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 3、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的; 4、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责任中的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规定的医疗事故罪。并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3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刑事处罚不足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医疗单位应当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对造成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给予以下行政处分: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检查、开除; 二级医疗效果事故:记住、记住、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过、降级、降职。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除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385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