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 因为合同签订前对合同对方不了解,草率与主体资格有瑕疵的当事人或代理人签署合同,最后导致合同无效或合同效力待定;或...
合同的主要风险包括标的物的风险,对方履行的风险,政治、市场风险,纠纷解决风险,合同效力的风险。比如标的物的风险转移时间,通过运输方式确定。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务风险包括以下内容: 1、诉讼时效风险。如《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示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2年。第136条规定对延付或拒付租金、出售不合格的产品而未予声明、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等进行索赔,时效均为1年。对交通运输、邮政方面索赔,时效为60~180天等。 2、债务人破产风险。 3、债务人解体风险。如债务人在解散或被撤销时已无财产偿还债务等。 4、债务人犯罪风险。 5、社会性风险。指由于人们法律意识不强,有法不依,使债权人无法依法追偿债款的风险。虽然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利益,但由于债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债权人在经济往来中不能单纯依靠法律保护债权,还必须进行事先防范,防止不法侵害事件的发生。
注意操作、财务、信用、合规和民事责任风险甚至是刑事责任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拒绝支付,并有权拒绝支付复利。 债权人拖延收款的,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债权人自行承担。 过多支付的部分,债务人可以(协商、调解、诉讼)要回。
1、合同标的合同标的应具有唯一性和准确性,买卖合同应详细约定规格、型号、产地和等级;服务合同应约定详细的服务内容和要求;对合同标的无法以文字描述的应将图纸作为合同的附件。2、数量和质量合同应由国家标准的计量单位约定。如果长期合作合同不能约定确切的数量,则应约定确定数量的方法(如订单、送货单、分合同等)。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应当约定使用标准的代号;可用指标描述的产品应约定主要指标要求;样品交付应约定样品的生成方式、封存方式和地点。3、价格或报酬价格或报酬应在合同中明确,合同的实际价格应以折扣形式约定。;支票、汇款、信用证、现金等价格的支付方式应明确;价格或报酬的支付期限应明确可行。4、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的合同履行期限应当具有确定性,在合同中难以确定具体期限的,应当约定确定履行期限的方式。合同履行地点应力争作为对本方有利的约定,如买卖合同一般约定交货地点为本方仓库或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具体地名应明确到市辖区或县级。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7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0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