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民事案件的管辖可分为协议管辖、地域管辖、等级管辖、专属管辖等。协议管辖是指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书面选择的人民法院...
离婚案件的法院管辖一般情况下较容易确定,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确定即可。但在特殊情况下,离婚案件的管辖也有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案件,通常是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就是说被告住在哪里就起诉。在实践中,双方的生活条件相对复杂。综上所述,最常见的情况如下:1。被告近一年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应当到户籍所在地起诉;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一年以上,另一方起诉离婚的,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3、夫妻双方离开住所一年以上,一方起诉离婚的,由被告经常居住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没有经常居住的地方,被告现在住在哪里,就去哪里起诉。常住地,即在起诉时已在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地方。4、一方住在国外,一方住在国内,无论哪一方起诉,国内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如果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在国内起诉,中国法院仍有管辖权。上述是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其它特殊情况,再具体参与民诉法有关规定的执行。
民事案件管辖移送时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法院可以自行决定管辖移送的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管辖”作为当事人请求司法救济和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一项重要制度,与当事人诉权保障密切相关,影响着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进行、诉讼成本的负担以及实体正义的实现。通常情况下确定法院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原告要到被告的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而对于合同纠纷管辖问题,我国法律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1、合同纠纷的法定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民事诉讼上关于合同纠纷的地域管辖,也可以成为法定管辖。 2、合同纠纷的协议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这就是民事诉讼上的协议管辖,协议管辖法院的选择范围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8人已浏览
417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