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违法拆迁产权调换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维权: 1. 根据目前土地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时,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缓刑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进行救济: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请司法监督等。缓刑是指对于被认定为犯罪、需要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在经过法定程序后被判处暂缓执行刑罚,先行宣告定罪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1. 犯罪情节较轻; 2. 有悔罪表现; 3.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同时,法院也可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面对强制拆迁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维权方法: 1. 及时报警。向当地110报警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如果110出警不及时或干脆不予处置,被征收人可以起诉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 2. 收集违法行为证据。被征收人可以在房前屋后安装监控摄像头,并自行拍照、录像等取证工作,记录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损害事实。 3. 启动法律维权程序。及时委托专业征地拆迁维权律师介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提起违法查处等方式找寻征收项目的违法点,走依法维权之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强制拆迁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法定条件: 1. 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后果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人民法院也不能强制执行。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守法,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 2. 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实践中,可以强制拆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不搬迁的;二是作了补偿决定,既不搬迁又不按照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3. 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的不能强制拆迁。 4. 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1)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2)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3) 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的; (4) 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5)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6) 超越职权; (7)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58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