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一般没有最高限制标准,但在某些情况下,补偿时间有限,即员工收入是当地员工平均收入的三倍以上,最多补偿12个月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最高年限即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依法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即至多支付12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但协商过程中,用人单位考虑劳动者连续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为实现及早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等其他预期目的,可酌情增加补偿金,就算超出法定限额也不属于法律禁止范围,只要用人单位自愿超限支付即可。 之所以法律规定最高补偿年限也是为了在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同时,避免企业承受过重压力,尤其是一些面临转型升级的企业。 注:上述超限补偿的现象常有发生,因为只要有证据(提示:书面证据很关键)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超过12年的,用人单位须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较难主张解约。但出于清退老员工的目的,往往会作出必要退让;因为如果劳动者不存在过错且拒绝离职的,用人单位强行“清退”则依法应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即经济赔偿金,最高限额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所以只要协商妥当,用人单位会愿意在12-24个月的限额内作出补偿,如此在特定情况下对劳资双方均是利益最大化。
按规定,员工无过错的情况下,被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后,公司要按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经济补偿金是根据员工工作年限计算,并且每满一年就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有些在公司做了比较久的员工,就会考虑经济补偿金最多计算年限。 实际中,公司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是以员工公司工作的年限计算。 具体而言,会根据以下的情况确定计算年限: 1、原则上,员工在该公司工作满一年即要支付一个月公司,并且计算年限无限制。 换句话说,就是员工在公司做了多少年,就要支付多少个月的工资,即使员工已经在该公司干十几二十年以上。 2、如果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公司要支付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 并且,最多是计算到十二年,即只能领取十二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注意,这里的月工资按以下方法进行确定: (1)员工的月工资是其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员工在公司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其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3)并且,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标准计算。 不过,这里有以下两个例外,员工可以不受十二年限制: (1)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所在公司分立或是被合并,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协商后不能变更合同达成协议,公司要解除合同的。 (2)公司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因此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 最后,有些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时,会利用员工对经济补偿金的不确定,跟员工另行协商约定补偿金,如果有欺骗的行为,导致员工遭受损失。若是员工遭受的损失较大,那么建议可以在必要时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336人已浏览
472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