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仲裁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所作出的仲裁裁决是不属于行政裁决的范畴的,行政裁决应当由行政机关作出。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
1、仲裁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所作出的仲裁裁决是不属于行政裁决的范畴的,行政裁决应当由行政机关作出。 2、根据我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平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事仲裁不是行政裁决。这种情况属于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和行政裁决的性质完全不同。应该说劳动仲裁属于司法裁判范围,因为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有争议的,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必须先调解吗? 劳动仲裁不一定要先调解,但在劳动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之前,要先调解。在我国,劳动争议必须经过劳动争议处理机关的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仲裁过程如下: 1、提交申请: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根据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天书面通知双方开庭日期和地点。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根据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作出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仲裁庭应先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天。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不是行政裁决。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对与行政活动、行政合同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和裁决的行为。仲裁是仲裁机构根据双方自愿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由仲裁庭审理和裁决双方的争议。行政裁决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吗?真相:是的分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与行政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合同无关。【提醒】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有什么区别?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的区别如下:1。性质不完全相同。行政复议既有行政机关解决纠纷的行政司法性质,也有行政机关内部层面监督的性质;行政裁决主要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不具备行政机关内部层面监督的性质。二、调整对象不同。行政复议的调整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行政裁决的调整对象是与行政职权有关的具体民事纠纷。三、不同的基本法律关系。行政复议的基本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裁决的基本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四、不同的行为依据和权力范围。行政复议机关根据《行政复议法》赋予的权力对行政行为作出复议决定;行政裁决机关除依法定权限对纠纷作出裁决外,还可以主持双方调解。
劳动仲裁裁决并不属于行政裁决,而是属于司法裁判。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3,2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