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对案件核审后,应提出以下书面意见: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的案件,同意执法人员意见。...
关于建设部劳务分包管理规定如下:目前,国内的建筑市场基本上是以建设单位为主体,施工企业为总承包单位,劳务分包为作业层的施工组织结构。而施工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行政相对人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个人相对人与组织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以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组织体为标准,可以分为个人相对人和组织相对人。 二、直接相对人与间接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以与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直接相对人和间接相对人。 三、作为行为的相对人与不作为行为的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以影响其权益的行政行为的主式为标准,可分为作为行为的相对人与不作为行为的相对人。 四、抽象相对人与具体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以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是否产生实际效果为标准,可以分为抽象相对人与具体相对人。 五、授益相对人与侵益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以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对其权益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授益相对人与侵益相对人。
对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科室可采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处罚法》[1]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10月1日起履行。其内容除总则、附则外,主要包括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决定、行政处罚的执行和法律责任等。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行政罚款的缴纳有时候会关系到我们的信用问题,所以大家如果收到了行政处罚,应当在15日之内按照相应的法律的规定到指定的银行缴纳自己的行政罚款。缴纳行政罚款应该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要出言不逊,有意冒犯国家行政人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2人已浏览
892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