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交通、公安、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建立专业气象监测网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为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和水上作业安全、地质灾害...
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装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高温干旱防御、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森林火险防控等工作需要,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设施,组织气象主管机构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主管机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公安等部门应当给予协助。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编制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有关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二)气象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预测、预估和评估;(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重点防御区域;(四)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五)气象灾害防御项目、措施和实施方案;(六)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认为可能遭受气象灾害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配套设计、建设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或者采取其他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9人已浏览
406人已浏览
986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