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存款人和配偶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没有所有权住宅,可以在广州、本人户籍地、配偶户籍地、广州佛山、清远、中山、东莞、惠州、韶关购买自营住宅。购...
如果是已经办理转移,就不能取出,没办理转移的,可以办理跨地转移,但需要走好流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异地买房可以提取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只能在缴纳城市申请公积金贷款,但可以异地提取公积金。比如一次性购房提取公积金帐户余额或者每年提取一次公积金偿还贷款.具体提取材料: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需要下列原件及复印件之一:房屋权证、商品房购销合同、购房贷款合同、房地产销售专用;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购买二手房需要以下原件和复印件之一:买卖合同(包括契税完税证明书)、房屋权证明书、购房贷款合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每年一次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需要住房贷款合同原件(申请必须提供复印件);借款银行出具的现时贷款余额证明原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提取公积金的话,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具体条件如下: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在住房公积金管理集中户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时,携带相关证明材料直接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大厅,或购买房屋所在区县住房公积金管理分的柜台,申请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即可。 1、异地买房的职工到银行服务网点领购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现金支票。 2、异地买房的职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时,应当按照单位提供有关公积金提取证明材料,单位核实后填写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和现金支票,并且将这些材料加盖预留印鉴;工作人员审核申请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职工提供的资料合格后,为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职工办理提取公积金审核,打印受理回执交还给职工确认,然后将受理回执中的张和证明材料原件交给员工;转入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联名卡储蓄账户。
一.住房公积金提取的申请条件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偿还产权自有的住房贷款本息的 3.租赁住房自住的 4.离休、退休(退职)的 5.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且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6.不是本市户口职工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未重新就业满5年或者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的 7.不是本市户口职工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未在本市重新就业的 8.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 9.出国、出境定居的 10.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额度 1.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住房的,可提取本人个人帐户内的余额.其中未申请住房贷款的,帐户余额可截至签订购、建房合同的当月;本人个人帐户余额超过实际购、建房支出总额的,按实际支出数提取. 2.职工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每年可提取一次,每次提取的帐户余额不超过当期还本付息额.其中贷款结清时,帐户余额截至贷款结清的当月;贷款结清后不再提取. 3.职工租赁住房自住的,每年可提取一次,每次提取的帐户余额不超过当期实际房租支出的70%. 4.职工本人帐户余额不足上述提取限额的,其配偶、父母、子女可在限额内按规定申请提取各自的住房公积金.职工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合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上述限额.三.住房公积金提取的证明材料 1.购买自住住房应提供的证明材料: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的,提供商品房买卖合同及购房发票或统一收款收据;购买二手房的,提供房屋转让合同及契税完税凭证;购买公有住房的,提供公有住房出售协议及购房发票或统一收款收据. 2.回迁、扩面住房的,提供回迁、扩面协议及购房发票或统一收款收据. 3.建造、翻建自住住房的,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等建房许可证明及购买材料的发票 4.大修住房的,提供房屋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购买材料的发票 5.偿还产权自有住房贷款本息的,提供购房合同、借款担保合同和银行出具的还款凭证或贷款结清凭证. 6.租赁住房自住的,提供租赁合同和房租发票. 7.离休、退休(退职)的,提供离休、退休(退职)证书 8.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且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提供劳动部门出具的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证明及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 9.本市户口职工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未重新就业满5年或者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的,提供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 10.不是本市户口职工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未在本市重新就业的,提供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及职工户籍证明 11.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困难家庭(低保、特困、困难)救助证. 12.出国、出境定居的,提供护照、户籍证明注销或国(境外)外定居证明. 13.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提供户籍注销证明或死亡证明.四.住房公积金提取方式以职工签收银行定期存单的方式提取 1.以职工签收银行定期存单的方式提取; 2.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具转帐支票,将职工提取的住房公积金支付给售房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9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2,094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