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减刑的实质条件有: 1、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2、有立功表现的。 《刑法》 第七十八条减刑...
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减刑的实质条件也分为以下两种:①酌定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这里的“确有悔改表现”,主要是指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以及认罪服法态度好等等;“有立功表现”,主要是指犯罪分子积极揭发他人犯罪活动,积极协助司法机关制止犯罪活动,在生产中有技术革新成果等等。只要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上述减刑条件,就可以减刑。②法定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以上六种重大立功情形之一的,应当减刑。关于减刑的幅度,刑法第78条第二款对减刑后最少刑期作了限制性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这里规定的“实际执行的刑期”,是指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刑罚的时间,包括判决宣告以后犯罪分子服刑的时间,也包括判决宣告以前犯罪分子应当依法折抵刑期的先行羁押的时间。对减刑后最少实际执行刑期作限制性规定,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减刑中的司法腐败现象。至于可以减刑多少次,每次具体可以减刑多少,法律未作明确规定。减刑幅度过多,会使犯罪分子觉得减刑太容易,不利于其改造;减刑过少,又会使犯罪分子觉得减刑太难,同样不利于其改造。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根据改造罪犯的实际效果和需要等情况作出规定,促使犯罪分子在接受惩罚的同时改过自新。
减刑的实质条件,因减刑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一般地说,犯罪分子在服刑中的悔改表现和立功表现是统一的。但也有些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而无立功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而无突出的悔改表现。刑法规定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都是减刑的条件。犯罪分子只要具备了其中之一,就可以减刑。当然,如果既有悔改表现又有立功表现,则可以在法定的减刑限度内给予更大幅度的减刑。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法律对犯罪人提出的减刑必须具备的实体条件。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得以减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刑只能适用于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这是适用减刑的实质性要件。之所以称其为实质性要件是由我国减刑的宗旨和目的而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适用减刑的目的旨在通过肯定罪犯已有的改造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改造,逐步减少以至消除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使其不再危害社会,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是否减少以至消除,重要的标志在于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是否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此,我国刑法才把犯罪分子是否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作为减刑的最根本的实质性要件。我国学者还有把这一条件称为主观条件的,指出: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必须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主观条件。从减刑制度的立法宗旨来看,减刑本身旨在运用刑罚评价手段的权威力量,肯定罪犯的已有改造成绩,引导并激励其继续努力,同时通过榜样的力量来鞭策其他罪犯,促进全体犯人的共同进步。这种主观条件的提法,表明悔改是犯罪分子主观恶性的减小,有一定根据。但悔改和立功都是犯罪分子的客观表现,称为主观条件易于造成误解。为此,我们倾向于把法律规定的减刑必须具备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称为减刑的实质条件。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5人已浏览
75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