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和各地规定,四级工伤职工退休后死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近亲属支付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
异地缓刑司法所接收条件为: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2.而且现在司法实践中,除非是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判完以后补交接收信息,其他程序的在判刑前先调查接收的司法局,同意后才判,所以这种情况现在也不太会发生了。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司法局不接受时,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向当地公安局咨询处理,反馈情况。 作为被判刑者,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咨询你的辖区是否属于该司法局管辖范围内,如果不是,请与你的住所辖区相符的司法局对接。
嫌疑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法院审判中获得缓期执行的机会,意味着不必在监狱继续服刑。但是有些司法局却不接收缓刑犯,而让一些人觉得很尴尬。那么,法院判处缓刑后,司法局不接受怎么办?1、判决缓期执行的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的判决。如果法院判缓刑,司法局有权不接受。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2、而且,在现在的司法实践中,除非是速裁手续的事件,否则在判决结束后可以重新交付接收信息,其他手续在判决前调查接收的司法局,同意后再判断,这种情况现在也不怎么发生。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8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849人已浏览
3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