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车位合同欺诈的赔偿没有法律规定的标准,但可以根据欺诈造成的损失来确定。被欺诈者可以要求撤销或变更合同。如果要求撤销合同,可以同时要求欺诈者赔...
欺诈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1、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有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进行赔偿; 2、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签订时,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普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3万元至1万元,不同省份的立案标准不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起诉标准的规定》中强调,骗取当事人财产,金额超过2万元的,应当立案起诉。
我国法律没有统一规定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是根据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的。合同欺诈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1、应当返还财产; 2、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9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