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只要符合法律条件,就可以申请监外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社区矫正机构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入刑期。在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收监执行;如果刑期届满,则应及时释放。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不适合监禁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交付一定机关,在监外执行刑罚的执行办法。但是,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2年未减刑的罪犯,不得在监狱外执行。
监外执行不能折抵刑期,只有被羁押才可以折抵刑期。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予变更刑罚执行方式和场所。根据《刑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第四十四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第四十七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暂予监外执行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执行的期间即在刑期之内,因此不存在什么折抵刑期的情形。发生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的情况与法院作出收监决定之间会有时间差,这个问题通过司法技术即可解决。比如,法院在收监执行决定书中可以明确规定时间差不得作为刑罚执行时间,剩余刑期应因此顺延。监外执行情形消失关键是看其原作出该决定的因素是否已经消失,比如疾病是否痊愈等。既然人民法院已经对其作出收监的决定,那就意味着作出收监决定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法院作出决定之后犯罪人仍然没有被收监执行,则从决定开始的时间不能再计入刑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5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5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