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已经经过公证后的合同不能撤销。 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
捐款分两种,一种是国家指定的捐款内容的不纳税,还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另一种则是国家不指定的就需要缴纳税金。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承诺一般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时取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第四百八十五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第四百八十六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
甲方取消合同的方式有: 1、经过协商解除合同; 2、满足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时可以解除; 3、符合法定解除的情形,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协商或者诉讼到法院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142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