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实际上也是一份合同的订立,协议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应予遵守,全面履行。双方当事人因履行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内容发生纠纷提起诉...
法律规定撤销财产分割协议:财产分割协议一般不能撤销。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当事人可以起诉人民法院重新分割财产,符合条件的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按照我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协议离婚须是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主要内容是对离婚财产的分割及补偿、债务的分担和子女的抚养及费用的分担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签名表示认可。因此,离婚协议的签订实际上也是一份“合同”的订立,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有效的离婚协议依法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应予遵守,全面履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明确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如果一方不履行离婚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即使另一方的权益受到损害,依法也不能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还必须依法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判决确认生效后,才能按规定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审查时,只要认定双方原签订的离婚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都会依法确认离婚协议的合法和有效。 2、按照规定,办理离婚登记前达成的协议并无法定的效力,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在于申请办理离婚登记时双方确认之时,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对于协议书的理解应当是以登记时双方确认的离婚协议书为准。即使在此之前有双方签名的离婚协议书,也必须是以办理离婚登记时再次确认为有效,否则无效。这样理解自然就不难判断双方争议的4万元补偿款是否实际履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签署协议时要明确债务的责任方、共同财产的具体分配方式以及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最好找一位可信的人做中证人。小编认为,离婚本事无奈之举尽量协商和平解决,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对夫妻双方具有效力,对外不具有效力,不能对抗夫妻以外的第三人,除非该第三人知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1.不履行遗产财产分割协议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去法院提起起诉。 2.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6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