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以下是最高法判决死刑的案件应该如何处理的答案: 该说法错误,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人民法院组织法》原第十三条修改为第十...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四十四条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中级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2011年5月24日,最高院发布2010年年度工作报告称,最高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统一死刑适用标准《报告》称,最高院坚持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严格掌握和统一死刑适用标准,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按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对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均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依法开展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促进因民间纠纷激化导致犯罪的案件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谅解协议,尽量依法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
死刑,称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惩罚之一,是指犯人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的生命。死刑是最严厉的惩罚,所以要慎重慎重,我国死刑的执行方式一般是枪决或注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人到场监督。死刑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员,对犯罪分子进行正身检查,询问是否有遗言、信件,交给执行分子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要公布,不得公开。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应该写成记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执行情况。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通知罪犯家属。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2)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依法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8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