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立即告知合同相对人,避免纠纷。然后,报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冒充本人签字的,如果本人不追认的,则不承担法律责任,由代签人承担责任;如果经追认的,则本人应该承担责任。 代替他人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冒充他人签合同涉嫌合同诈骗罪。 2、以虚构的名称签订合同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构成合同诈骗罪,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
诈骗无疑。这类诈骗惯用的手段就是假冒各类单位以中奖、贷款、办卡等名义诱使你“登记个人信息”、“签合同”,之后骗钱,如果你拒绝,骗子就以涉嫌违约等莫须有的罪名,告诉你被起诉了(冒充法院),假称要给你发传票,甚至采取强制措施等吓唬你,骗你支付所谓的违约金、解约金、和解金、保证金、罚款、押金等。不用搭理骗子,拉黑就行了。
冒充他人签订合同,未经代理人确认,对被代理人无效,善意损害的,可以要求冒充行为人赔偿。情节严重的,行为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行为人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实施代理行为。未经代理人认可的,对代理人无效。 对方可以敦促被告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进行认可。被代理人未表示的,视为拒绝认可。在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认可之前,善意的对方有权撤销。撤销应当通知进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