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所谓举证责任,是一种法律推定的后果,即对特定类型的案件,法律规定由特定一方当事人承担证明案件事实的义务,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
所谓举证责任,是一种法律推定的后果,即对特定类型的案件,法律规定由特定一方当事人承担证明案件事实的义务,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刑事案件中,举证责任分为公诉人的举证责任和辩护人的举证责任。公诉人代表国家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被告人,因此有责任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和什么样的犯罪。;辩护人是被告人依法作为无罪或者轻罪辩护人的代理人,因此主要负责证明被告人不构成公诉人指控的犯罪,或者虽构成犯罪,但有轻罪量刑的责任。
我国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在公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二)在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自诉人承担,对于缺乏罪证的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三)被告人既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也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四)在例外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承担证明责任; (五)人民法院不承担证明责任,但人民法院负有调查、核实证据中的疑问的责任; (六)公安司法机关对有关程序法事实负有证明责任; (七)对于某些程序法事实,提出主张的诉讼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下:公诉案件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自诉案件由原告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在审判中可以举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但是,这属于法律赋予被告人的辩护权,是权利,不是义务或责任。被告人可以依法行使辩护权,也可以不行使辩护权,而且不能仅仅因为其不行使辩护权就得到对其不利的事实认定或判决后果。(一)公诉案件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在公诉刑事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是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在审判中,公诉方要向法庭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而且其证明要达到法定的标准。被告人既没有义务向法庭证明自己有罪,也没有义务向法庭证明自己无罪。换言之,被告人可以不向法庭提供任何证据,仅对公诉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就是完成了辩护的任务。被告人甚至可以不做任何辩护,法庭也不能因此就做出对被告人不利的判决。除了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外,举证责任的分配还有操作层面上的理由。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一方面,因为公诉方是诉讼程序的启动者,是要求法院做出判决的人,所以公诉方应该向法庭提供证据支持其要求和主张,“谁主张谁举证”是在诉讼活动中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公诉方既然做好了起诉的准备,自然也处于举证的便利位置,让其承担举证责任也是顺理成章的。(二)自诉案件由原告方承担举证责任在自诉刑事案件中,原告人即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这也是司法活动中“谁主张谁举证”基本原则的体现。如果自诉人不能用充分证据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在开庭审判之前,法官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用裁定驳回其起诉;经开庭审理之后,法官则应当判决被告人无罪。总之,自诉人举证不能或不充分,就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5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416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