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如下: 1、追究刑事责任,是指通过侦査、起诉、审判活动,查究特定人因实施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
法律术语,免除刑事责任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即对于已构成犯罪之行为不以犯罪对待,对于该犯罪主体不以犯罪人处置。免除刑事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例如一人在争吵中打了对方很轻的一巴掌的,由于轻巴掌不致给对方造成足以起诉的人身伤害罪,因此法院也不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如果这一巴掌有其他影响的,当事人可以按照和民事责任维护权益。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需要当事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注意:如果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虐待案 (4)侵占案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属于法院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在实际中却已经追究的,那么法院就会按照法律规定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只能种。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根据相关的法律知识,你的问题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和原则有哪些答案如下《刑事诉讼法》第15条确立了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根据该条规定,,对于具有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是与《刑法》第13条的规定相呼应的,不认为是犯罪即不构成犯罪,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就不应当再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特赦令具有特别法的效力,对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人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4)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等,只有当事人提起告诉后,人民法院才能依法处理。即这五种犯罪以被害人的告诉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告诉或者告诉后又撤回的,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国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原则,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就失去了刑罚对象,刑事诉讼的进行便没有意义。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人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虽已构成犯罪,但由于具有某些情节或特殊情况,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也不予追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