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有权享受产假,但不能享受产假期间的相关待遇,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女职工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
有权享受产假,但不能享受产假期间的相关待遇,需要区分产假和产假待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职工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权享受产假,但不能享受产假期间的相关待遇,需要区分产假和产假待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职工的产假是合法的,无论其产假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只要有生产事实,公司都应无条件批准其享受90天的产假。但未婚生育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产假期间不能享受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待遇。包括:检查费、生育费、手术费、住院费、药品费、产假工资。
根据国务院2012年4月28日颁布《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在此并没有区分已婚女职工与未婚女职工,也就是说,只要是女职工,就享有产假和流产假。 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15条规定了“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但是国务院在2012年4月28日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已经代替了前述《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在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已经删除了“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所以,无论是否违背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以享受相应假期。 结论很明确:女职工未婚生子或者未婚流产,有权享受产假或流产假。单位不能以女职工未婚而剥夺她们法定的权利。 产假的几种类型 1、产前检查假 女员工在生产之前享有进行产假的假期,该假期应算在劳动时间中,而不能计为病假、缺勤等。 2、产前工间休息假 女员工妊娠满七个月即可享受每天一小时的工间休息假,同时不得安排夜班。 3、产假 最新产假规定,女员工可享受98天的产假,产前15天,产后83天。晚婚晚育、难产、多胞胎生育均可按照规定延长假期,用人单位不得干预。 4、授乳假 孩子一周岁之前,女员工还可享受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的授乳假,该假可根据情况合并使用。
我国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因此,无论是生一孩还是二孩(二胎),只要是符合计划生育法及其所在地的计划生育条例,即可享受产假。至于产假多少天,这要依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地方《计划生育条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344人已浏览
315人已浏览
3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