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 承诺是指对要约接受的一种意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遗嘱人生前所立的遗嘱确立遗产的继承人及遗产处理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和立遗嘱人死亡是遗嘱继承的事实构成。2.遗嘱继承直接体现着被继承人的遗愿。3.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相同,但遗嘱继承不受法定继承顺序和应继份额的限制。4.遗嘱继承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的效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承诺的概念是,受要约人接受要约,作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条件是,除交易习惯或要约另有约定外,一般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并且需要及时到达受要约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第四百八十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作出的承诺的除外。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你忽视了被害人承诺的另一个问题,动机错误虽不影响承诺的效力,但承诺的内容与承诺的效力息息相关:第一,根据刑法理论通说观点,被害人对重伤的承诺是无效的,而对轻伤的承诺是有效的。第二,在器官捐献、竞技体育、医疗手术中的承诺是有效的。你的第一个例子,因为是轻伤的承诺,所以是有效的,而第二个例子,眼角膜是重伤,如果不构成器官捐献的话其承诺是无效的。诚如案例中所言,甲将乙的角膜改作他用,并不属于器官捐献,所以这种导致重伤的承诺是无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人已浏览
24人已浏览
24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