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前的计税工资制度 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前,我国采用的是计税工资制度。计税工资,是...
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前的计税工资制度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前,我国采用的是计税工资制度。计税工资,是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条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一)权利责任发生制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应当确认扣除,而不是实际缴纳。(二)配比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产生的费用应当在费用应当配比或应当配比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延迟申报扣除。(3)相关性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可以扣除的费用必须与从性质和根本上获得应税收入有关。(四)确定性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可以扣除的费用无论何时支付,其金额都必须确定。(五)合理性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必须符合一般的经营规则和会计惯例。
工资薪金税前扣除标准:工资薪金税前要扣除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还包括专项附加扣除,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2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1,4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