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目前采用四种工时制度,即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他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
1、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证明加班时间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
如果有加班,即使在试用期,也要发加班工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通常会有试用期。试用期间,劳动者应接受公司的安排,按要求工作。如单位安排合理加班,则应服从安排。而且单位安排加班后,要交相应的加班费。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劳动法》第四十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1人已浏览
453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