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属于经济犯罪,具体来说,要看欺诈金额的多少进行最后的确定,超过3000元的,构成犯罪记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法等三部门再次明确了处理电信...
你可以去报案,涉嫌诈骗。如果满意,臂之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属于诈骗,属于民事纠纷,协商解决或者诉讼解决。
我解释怎样属于经济诈骗 经济欺诈行为的概念 经济欺诈是指以获取不平等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在经济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作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他人判断错误,从而达到在发生、变更、消灭一定经济法律关系时获得优于对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的行为。 构成经济欺诈的条件,一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欺骗对方的故意;二是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程度的欺骗行为;三是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签订了合同;四是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使对方当事人蒙受经济损失。 2、经济欺诈的表现形式 进行经济欺诈的行为人为了获取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的经济利益,总是千方百计地规避法律,在手段上更是花样翻新,比较常见的有: (1)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越权以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名义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无效,给他人造成损失; (2)采取贿赂方法诱使对方当事人越权代理或超范围经营,或降低质量标准; (3)利用合同条文玩弄文字游戏,有意形成歧义或“笔 误”,埋下对对方不利的隐患; (4)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接受不平等条款,或单方变更合同条款; (5)在质量标准上含糊其词,交付的货物比样本质量差,但合同条文上又无法制约; (6)在不具备履约条件的情况下贸然签订超出自己履行能力的合同,生效后也不积极创造条件履约,给对方造成损失; (7)故意与他人签订大大超出他人履行能力的合同,逾期后追究他人违约责任或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并赔偿损 失; (8)隐瞒可能发生的风险,造成对方疏忽,使自己免去赔偿责任。
刑法规定了诈骗公私财务数额2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属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范围,依法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钱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最高法的解释,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起点是人民币二千元,处三年以下有期限,诈骗二千元至二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限徒刑,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于十年以上有限徒刑或无期限。你诈骗五千元,如果积极退赃,没有造成什么损失的,一般检察机关可以以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作不起诉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