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农民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去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其进行工伤认定; 如果单位没有按规定去申请,则农民工本人、其...
被强制征收土地的农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行政和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土地补偿依据按该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农民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去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其进行工伤认定; 如果单位没有按规定去申请,则农民工本人、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去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2、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农民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去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其进行工伤认定;如果单位没有按规定去申请,则农民工本人、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去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农民工要不到工资可以报警,但是警方一般不会受理。拖欠工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2、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可相对中立的协助双方化解矛盾,也有利于减少双方诉累。因此,当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先考虑此种方式。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但该协议也无强制执行力。 3、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经协商仍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与上述方式不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即在依靠上述几种方式均无法要回工资时,下一步必经劳动仲裁。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裁终局的。 4、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劳动者如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比如没要到工资,或者工资给的少,是有一次救济途径的,即可通过诉讼形式补救一次。而用人单位仅能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才能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此项规定体现出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