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无效一般由当事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认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
只有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当事人才有权确认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当事人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应受到诉讼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只有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当事人才有权确认合同的有效性。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当事人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应受到诉讼时效期限的限制。合同确认无效后,当事人要求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应当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无效合同的认定依据如下: 1、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不真实; 3、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4、违背公序良俗; 5、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则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列举了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三种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列举了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三种情形:(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劳动合同的起因可分为用人单位原因、劳动者原因和双方共同原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753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