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疗纠纷可以分为医疗事故和过失。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鉴于年龄、智力发育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案件性质分为民事纠纷、行政纠纷、涉法涉诉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纠纷。涉法涉诉纠纷是指当事人对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等权利部门对案件或问题处理不满而又引发的矛盾纠纷。
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调解方式如下: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可以卫生行政部门第三方来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民事纠纷的方式有下列四种: 也就是说,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对争议事项有充分的处分权。是否行使处分权,何时行使处分权,如何行使处分权,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2)调解。除纷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当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明确事实,促进纠纷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协议。 所谓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纠纷双方的参与下,依法审理民事纠纷,制作一定的法律文书,平息冲突。仲裁属于民间性质。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协议。也就是说,提交仲裁必须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否则仲裁程序无法启动。一般情况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择。仲裁最大的特点是快速简单。随着国家法制的完善,仲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民事诉讼是普通人所说的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当事人自我平息、单位(或部门、社区)处理和仲裁机制相比,民事诉讼是典型的公共救济形式。这种公共救济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强制性。民事诉讼是国家处理民事纠纷最有效、最终的手段。因此,国家往往要对诉讼的主体、程序和制度做出严格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7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3,279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