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被告人在期间,未违反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借解除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决定退还保证金的,...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1999年08月04日实施) 1.1采取保释金形式取保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指公安机关在决定取保候审时,责令犯罪嫌疑人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以确保其不妨碍或逃避刑事诉讼活动。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适用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必须严格遵守新《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准确限制保证金的具体适用对象,合理确定保证金收取的金额,严格管理保证金的缴纳、收取和处理,使法律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达到科学规范的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1.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2、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 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 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性质、社会危害性,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本地区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以及需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审批的数额标准。
是指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条件的,决定时,依据相关规定,责令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通常,取保候审保证金交纳数额需要根据以下情形来确定。第一,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第二,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第三,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第四,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实践中,普通常见的犯罪如、诈骗、故意伤害等都是几千元不等,具体按照决定机关的要求,但是有一些犯罪需要交纳高额的,如走私普通物品罪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0人已浏览
915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4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