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根据“通过假的工程合同从施工单位套现500多万成为公司的小金库”的情况,如果施工单位知道,则不是被骗,即房地产公司不构成合同诈骗,但涉嫌...
不满足的构成要件。合同诈骗构成要件客体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客观方面本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1、假房主欺骗租客,冒充房主签订租房合同的,属于诈骗行为,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可构成诈骗罪。 2、租房者明知他人不是房主而与之签订租房合同的,不是诈骗。但因为其无权出租他人财产,所签订的租房合同在民事法律上会被认定为无效。 3、另外,如果出租人虽然不是房主,但依法对房屋具有经营、管理、占有、收益等权利的,其出租房屋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是合法行为,受法律保护。
一般来说,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在事实上虚构了某些虚假成分,但是并非掩盖其根本无法履行合同的事实,而且实际上也并未影响对合同的履行,或者虽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说明行为人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故不能以诈骗罪处理。然而,对于那些伪造证件,使用假证件,编造谎言,骗取信任,掩盖其根本无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以诈骗罪论处。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行为刑法规定中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