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抚恤金不是一定需要继承公证。因为抚恤金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由被继承人通过遗嘱进行处分。自然人依法在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
不需要。关于遗产,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被继承人生前合法取得并在其死亡时实际存在的财产。继承产生于死者死亡之时,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家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抚恤金不是一定需要继承公证。因为抚恤金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由被继承人通过遗嘱进行处分。自然人依法在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个人财产公证申请。公证机关依法受理并进行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赔偿的数额是固定的。 再次,以受害人实际生存的期间作为赔偿的期限有失公正。残疾赔偿金的具体数额应当在伤残等级评定之日就已被固定下来。如果以诉讼期间受害人的实际生存期间来决定残疾赔偿金,则诉讼期间的长短可能决定受害人获得赔偿的多少。同样是伤残评定后一年死亡,诉讼在伤残评定后一年之内审结,则判决生效后,受害人可以获得20年的残疾赔偿金。如果诉讼期间超过一年,则受害人只获得从伤残评定之日至实际死亡之日这段时间的残疾赔偿金。这种情况不符合立法的原意与立法精神。另外根据《解释》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定残后计算得出的残疾赔偿金,必须一次性给付。一次性给付,可以即时确定这一赔偿法律关系。受害人定残后出现因非交通事故损害原因死亡情况时,就不应该属于赔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解释》同时规定,权利人在20年期满后,有再次起诉的权利。目的是消除20年标准赔偿期限的不利因素,并未规定受害人定残之日起20年内死亡的,已支付残疾赔偿金应予退回。一次性给付实质就是“定额化赔偿”,是从损害赔偿的社会妥当性和社会公正性出发,为损害确定固定标准的赔偿原则。
我爸爸现在因公殉职了,抚恤金是否为被继承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丧葬费按当地盟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个月的标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