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工伤认定程序 1、工伤认定申请 (1)、申请人及申请时效用人单位和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均可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
进行工伤认定的程序工伤发生后,申请人按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材料。工伤认定的基本程序有申请登记,审核,受理调查核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认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调查事故发生经过,并固定相关证据。对于容易丢失或损坏的证据,应及时进行保全。对于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应进行调查笔录。 2. 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3. 将申请书及申请表提交给工伤事故发生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并提供以下材料: - 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用人单位工商登记材料 - 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 事故发生时的病历、诊断证明书、法院记录等医疗材料 - 如果涉及机动车事故伤亡,还需提供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4. 与劳动部门及时联系,了解是否需要补充材料。 5. 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人)为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是建设工程的主要合同,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施工合同的当事人是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一、《工伤保险条例》具体规定了七种受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有职业病;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等,其中职业病是指国家列入职业病名单中的疾病。 另外,《条例》还明确规定了职工有下列情形也属于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经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但是,由于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导致伤亡的,酗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二、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可延长至30日。工伤职工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般来说,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但如遇企业不签字的情况,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用人单位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5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5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