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居民身份证制度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完善和完善我国居民身份证法律制度是推进社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居民身份证,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本国公民统一颁发的具有证明公民身份效力的法定证件。有正式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两种。居民身份证具有法定的证明效力。 《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民在办理下列事务,需要证明身份时,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证: (1)选民登记; (2)户口登记; (3)兵役登记; (4)婚姻登记; (5)入学、就业; (6)办理公证事务; (7)前往边境管理区; (8)办理申请出境手续; (9)参与诉讼活动; (l0)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 (11)办理个体营业执照; (l2)办理个人信贷事务; (13)参加社会保险,领取社会救济; (14)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 (15)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 (l6)提取汇款、邮件; (17)寄卖物品。
居民身份证是国家法定的证明公民个人身份的有效证件,不管户籍是否变动,身份证号码终生不变,不能变更。居民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不会重复,因为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身份行为是指以发生、变更、终止身份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结婚行为、离婚行为、收养行为等。对于身份行为的主体,强调意识能力,尊重行为人自己的意志。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条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7人已浏览
1,294人已浏览
846人已浏览
25,7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