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 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居民,是指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可见,“居民”并没有国籍的限制,只是对居住地有所要求。 在法律中,往往用在税收、社会保障、统计人口、计算生产值以及相邻权关系等领域。 我接着回答、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 你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不然权利是得不到保障的。 公民与居民之间公民包括坏人包括监狱里面的囚犯他们没有什么权利可言 居民就相对好的多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一切爱国人士都可以称为居民 所以居民权利多义务也多
“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居民”是指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也就是中国公民。但是,在我国只有居民身份证,并没有公民。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代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扩大了证件发放范围,法律规定现役的人民解放军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可以自愿申领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公民,也可以根据自愿,申领居民身份证。有法律规定第一代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章·第十条》申领居民身份证需要到居民所常居地区的公安局、公安分局、行政派出所等官方授权受理机关申请。申请时收纳工本费用20元人民币(若是为丢失或损坏的证件申请替补证件则收纳40元人民币,可多次替补,不限数量)。此外还需要一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的数码照片回执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本原件来证明申请人的常居地址。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签发身份证。自2018年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工本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9人已浏览
865人已浏览
1,346人已浏览
1,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