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以下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对原文进行改写的劳动仲裁申请相关规定: 当事人就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
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其他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按时支付工资,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该单位,电话为12333。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即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其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0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37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