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法律规定放弃探视权的情况

2025-01-28
一、法律规定探视权是否可以放弃? 根据法律规定,探视权是一项法定权利,也是一项法定义务。离婚后,即使放弃了探视权,法律也不会承认这一放弃。因此,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仍然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具体行使方式由双方协商确认,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如果想阻止对方探望子女,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由法院中止,而不能由离婚双方协议放弃。 二、父母离婚后的探望权包括哪些内容?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1. 探望权的主体: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 2. 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 3. 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有损于或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会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事实存在,可中止其探望权。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形消失后,可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因此,中止探望权不是对探望权的实体进行处分,而是暂时停止其行使探望的权利,所以称为“中止”而不是“终止”。 4. 探望权的恢复:中止的情形消失后,由人民法院通知双方,继续恢复执行生效的离婚判决的行为。 5. 探望的方式:目前子女探望权实现的方式中,一种是时间短、比较灵活的探望性探视;一种是逗留式的,一般时间较长,时间和地点都会由父母约定或法院判决来规定。 6. 探望的时间: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时间离婚双方会约定。协商约定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般以天、月来计算,在于短时间内会见几次等等。 探望权在性质上属于离婚父母一方对未直接抚养的孩子的一种权利和义务,直接源于父母对子女的亲权。因此,当事人不能在调解协议中自愿放弃对未直接抚养的孩子的探望权。对于自愿放弃探望权的调解协议,因违反法律,法院应不予确认。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法律规定探视权会放弃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