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比如: 1、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劳动...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法律依据。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之情形,且用人单位据此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任何赔偿。 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条之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三、除上述理由外用人单位非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即使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条之规定的情形,但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即: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需应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可参照以下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支付名册)、社会保险费支付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颁发的工作证书、服务证书等证书;(3)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登记表等招聘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工人的证词等。其中,(1)、(3)、(4)相关凭证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既可以属于被动离职,也可以是主动离职。 如果是公司提出,则是被动离职,需要给于一定的补偿。 如果是员工提出,则属于是自动离职,没有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4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