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税务行政复议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及其工...
(一)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两债务间具有对价关系。 (二)主张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当先履行债务,且其债务已届清偿期。如果履行期未届至,先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可抗力是合同的一项免责条款,是指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的情形。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地簇、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不可抗力发生后,可以解除合同,发生事件的一方也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迟履行合同。 不可抗力还具有免除责任的效力,即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列情形除外: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关于不可抗力,还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不可抗力发生后,不能按规定履约的一方应当将不可抗力事件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在我国不可抗力的有关证明文件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提供给外方当事人的大多由当地的商会或者登记注册的公证行出具。 (2)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3)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4)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一、什么是不可抗力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布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3)社会异常事件。这主要是指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战争、罢工、骚乱等。
所谓不可抗力,就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某些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以及某些社会现象,如战争、骚乱、罢工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