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首先是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抓紧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标准。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
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工作主要由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具体措施有:(一)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进行抽查检测,提出改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第32条,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也就是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三同步”原则,即信息安全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此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一)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该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二)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三)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四)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五)自行对网络的安全性和风险进行评估;(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可以看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要求高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一般要求,从制度、培训、容灾备份、应急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客运,优化运营结构,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等列入财政预算,增加资金投入。在政府性基金、经济补贴、设施用地、交通管理等方面制定和落实优先发展政策,促进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轮渡船客运行业健康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指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筹集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所收取的费用,它按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计征,其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共用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公共交通、供水、燃气、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园林、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是政府(具体实施单位各地不一致,如建设局,开发区,财政局,农村乡镇等等)向建设单位收取的一项费用,一般按新建,扩建,改建的面积作为征收基数,每平方的价格各地不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5人已浏览
6,694人已浏览
2,822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