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可抗力的认定包括: 1.主观要件,即不可抗力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不可能预见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知道事件要在何时、何地发...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为社会偶发的阻碍合同履行的事件、自然灾害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可抗力因素认定标准: 1、不可预见性,即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 2、不可避免性,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3、不可克服性,即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这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预见性 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该风暴对于船长来说就不是不可抗力。因为作为海上运输的船长出海前应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而天气预报已对该风暴作了预告,船长能够预见,却由于疏忽未注意应当承担货损的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之二:不可避免性 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也不构成不可抗力,只有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例如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附近就有避风港但不进去致使货物受损也需承担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之三:不可克服性 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个特征。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这是不可抗力,政府或社会行为,譬如政策的变化、国家出现政权的交替等。
不可抗力因素认定标准: 1、不可预见性,即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 2、不可避免性,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3、不可克服性,即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这是不可抗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人已浏览
347人已浏览
2,195人已浏览
4,6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