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已经被公安机关羁押十五天,但经检察院批准不逮捕,现在变更为监视居住,可以在家里执行。 监视居住的期限从宣告之日起计算,原来羁押的十五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2款规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如果发现有违反应遵守的规定的,应及时报告监视居住决定机关,以便考虑是否变更强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也就是说,如果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每一机关有权决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2个月。如果被监视居住,每一机关有权决定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比取保候审严格,时限比取保候审短不影响侦查活动。 只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尽职尽责,通常可以在6个月内完成案件的调查取证、审查起诉和法院审判,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从另一方面来说, 监视居住期限为6个月也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抓紧时间开展工作,提高办案效率,加快办案速度。监视居住期届满10日前执行 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决定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这不仅可以增强执行机关的责任感,还可以督促原决定机关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 准备,防止超期监控居住。另外,决定机关在接到通知后,对于是否解除监视居住以及应做什么处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通知决定机关的形式,一般情况 如果是口头通知,电话通知就可以了,对于某些特殊案件,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监视居住的案件,也可以以法律文书的形式通知。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采取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法律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当然这仅仅是指每个有权利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机关,在作出监视居住时的期限规定,如果三机关都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话,那么最长可以达到18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5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