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监视居住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擅自离开指定住所,监视其行动的强制措施。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所执行;没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采取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综上所述,检察院办案过程中,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但是不能逮捕的嫌疑人,可以采用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的方式。至于采取何种手段要看情况而定,如果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需要就医的、在怀孕期间等,可以执行监视居住措施。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也就是说,如果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每一机关有权决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2个月。 2、如果被监视居住,每一机关有权决定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