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有权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
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即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的权利,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包括外部独立和内部独立。外部独立主要是对行政机关、政党、人大及其领导人的独立。内部独立分为两部分:一是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下级法院不受上级法院影响,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不能在其进行具体审判活动时进行干涉,而只能在其裁决作出后,依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加以变更;二是同一法院法官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其他法官包括担任法院领导职务的法官的干涉,法官享有按照自己对事实和法律的见解,通过法律规定的审判组织形式作出裁决的权利。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从根本上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的需要,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制度上的保障,也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在法律上的保障,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具体表现在:第一,只有尊重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才符合宪法关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正确分工。根据宪法的精神,司法权由权力机关行使,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司法权由司法机关行使。一个机关不能代替另—个机关行使权力,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也是审判独立的重要依据。第二,只有尊重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才能实现国家权力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腐败的最好办法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本身是对国家机器进行良好的、科学的管理方式。第三,只有充分尊重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才能实现司法的公正。审判独立首先是严格执法的前提,因为只有使法官依法独立审判,不屈从于任何权势和诱惑,超然独立于任何一方当事人,才能真正作到严格执法,公正裁判。
指定管辖的变通。指定管辖是指当管辖不明或者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确定案件的管辖。《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可见,指定管辖分为两种情况: 1.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确定管辖不明的案件的管辖权管辖不明的情况,诸如刑事案件发生在两个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交界处,而两个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的行政区划没有确切的界限,犯罪地不能确定,这样形成互争管辖或互相推诿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争议各方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调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2.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改变管辖权实践中有时会出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宜行使审判权的情况,包括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的案件,因案件在该人民法院审判受到严重干扰而不能很好地行使审判权等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9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应当将指定管辖决定书分别送达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99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513人已浏览
5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