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在房产证上加名字,在法律上讲,就是“增加房屋的共有权人”。而要增加“房屋的共有权”,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有三种方式:房产权赠予;房屋买卖析产...
一、办理房产继承证(房屋所有权人已死亡的情况)1、被继承人的(村委会出具,派出所盖章);2、所有继承人的复印件;3、村委会关于被继承人的配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房产证名字变更的办理程序:买卖合同备案、银行抵押按揭期间,如果想要增加或者减少名字,实际是增加或者减少合同的当事人,实际是变更合同的主体,必须经过原有各方当事人的同意。所以,通常买卖合同备案后、产权证办出前,或者按揭贷款付清前,除非对方同意,否则不能办理名字的变更。房产证加名字的费用:1、有关夫妻房产证加名字费用计算:无贷款的,直接去区交易中心,付105元就可以加了;有贷款的,先去银行办理变更,然后再去交易中心办理,涉及的费用视银行而定。2、有关父子间房产证加名字费用计算:可以有2种办法加名:增与:要公证费、评估费,契税要3%。买卖:如果是亲属,必须提供户籍证明,才可以在契税上有优惠(指房价上的优惠)。因为很多人说只是加个名字,不牵涉到金额买卖,但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加税。所以,可以到各个区县去问你所在地段的最低评估价,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打8折。如果有贷款的话,也同样先去银行做变更。再去交易中心做买卖。另外,这里交的契税是根据加几个人来定的,比如父母的房子现在准备全部给孩子,那就是加全额的税;如果给一半那就加50%的税。
房产证去名字一直是让人较为头疼的问题,主要还分为买卖、赠与、继承等。根据情况不同,房产证去名字的办理手续也有所不同,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如下几种方法。房产证名字变更的情况有好几种,主要有:首先是双方买卖,变更名字。其次是双方赠与,变更名字。还有继承、遗赠等。房产证去名字--买卖:还要再看买方的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款或者银行贷款一次性付款,先交定金,然后双方去房管局去办过户,同时买方将剩余房款打在银行进行监管,最后过完户,买方到房管局取新房本(自己的名字),卖方到银行取钱。贷款买房,先交定金,买方将首期款交银行进行监管,同时申请银行贷款,等到银行出具了贷款合同之后,买卖双方才去过户,过完后把过户抵押的证明(房管局出具)交给银行,银行就可以放款了,此时买方到房管局取新房本(自己的名字),卖方到银行取钱。房产证去名字--赠与:需要先去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然后带以下材料到所属的区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当事人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委托书房地产权证原件房屋平面图地籍图契税凭证原件经公证的赠与书或赠与合同原件房产证去名字的注意事项一委托书房地产权利人为自然人,委托书需公证(其中***公证文书须加盖转递章确认;台湾地区公证文书须经上海市公证员协会核对并出具证明;外国公证文书须经所在国外交部或其授权的机构及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二公证合同一方当事人为境外单位或个人(包括无国内身份证者),合同需公证。三办件期限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20日内。如补件,文件补齐日为受理日。四应缴费用(一)交易手续费:1.存量非住房按成交价的0.5%,由受让人缴纳2.新建非住房由转让双方各按成交价的0.08%缴纳3.新建住房按每平方米3元,由转让方缴纳;存量住房按每平方米5元,由转让双方各缴纳50%4.房屋交换按差额部分的0.5%,由支付差额一方缴纳;继承、遗赠、公有住房出售不交手续费(二)登记费:土地300元/件;住房80元/套;非住房550元/登记单元;车位80元/个由权利人缴纳经济适用住房、配套商品房、公有住房出售减半收取登记费农民利用宅基地建设的住房,不收房屋登记费,只收取权属证书工本费10元/本由权利人缴纳(三)图纸费由房地产交易中心代收(四)契税、印花税由相关部门征收或代收小结:房产证上取名字的手续果然是比较繁琐,但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就能清楚明白的按照上述所说自行进行办理,不必委托房屋中介,可以节省下一大笔钱。办理房产证应准备哪些材料房产证上亲属名字如何办理房产证上可以写几个名字房产证加名字费用是多少
借名买房是指实际出资人以他人名义购房,以他人名义登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房屋的实际为事实购房人或真实购房人,借名人为登记购房人。一般而言,公证处不能做借名买房协议的公证,即使能做,也要做协议的公证,而非房屋所有权的公证。房屋所有权证是房屋的唯一物权凭证,在实际买房人把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之前,对外从法律来说,房屋所有权证上登记是谁的房屋,名义上就是谁的房屋。如果不能公证,当事人可以向律师事务所作出借名买房协议的律师见证,并出具律师见证书。或者直接找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见证协议的签署,同时在协议上签字确认。从法律上讲,借名买房的协议只要是双方的真实意思,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合法有效的。然而,这种行为仍然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在通过诉讼胜诉,将房屋所有权变更为实际买受人之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借名买房要慎重,如果一定要做,就要尽量保存好相关证据,而且不能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人已浏览
14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