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法律对企业股权代持问题并未作出较多规定,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原则上认可了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如果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法...
法律对企业股权代持问题并未做出较多规定,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原则上认可了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如果股份代持协议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股权代持协议是合法的,根据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法律对企业股权代持问题并未做出较多规定,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原则上认可了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如果股份代持协议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主要是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没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情形的,一般股份代持协议是合法的。但是,这种合法也仅限于签订协议的双方之间,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合法的代持股协议应该具备的内容有: 1、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基本个人信息情况; 2、代持股权的情况,包括股权所占比例、股权归属等; 3、本次代持股的协议; 4、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要明确; 5、发生纠纷时的解救方法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最重要的是,该持股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
只要合同双方订立的内容不违背法律的基本规定,就是有效的,这是法律尊重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 我国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是指: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79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2,113人已浏览
7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