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
离婚后,原夫妻关系已经解除,在解除夫妻关系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财产分割,该人财产的继承与原配偶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存在遗产继承问题。 《民法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八、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九、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1、婚前个人财产全额购买,婚后财产增值,婚前个人财产全额购买的房屋属于婚前财产。婚姻财产增值部分也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后财产增值部分不予分割,只属于房屋所有人。2、婚前购买个人财产贷款,婚后夫妻共同偿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房子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夫妻的个人财产。因此,离婚时房屋的增值部分分为两部分:共同偿还的增值部分和未偿还贷款部分。此时,对于共同还款的升值部分,根据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个人偿还的增值部分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3、婚后夫妻共同购买,婚后共同还贷的,离婚时房屋的价值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不需要单独列出房产的增值部分进行分割。
法院判决离婚后,判决生效时分割财产。 对于协议离婚,夫妻间达成的离婚协议生效时,就进行财产分割;而对于诉讼离婚,当法院的判决生效时,就进行离婚财产分割。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