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底薪即基本工资。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
1、基本工资一般会与绩效工资结合在一起。 2、底薪会与提成结合在一起组成工资。 3、底薪有时会分责任底薪和无责任底薪。 4、基本工资就是固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薪酬是除了用人单位发给员工的工资,还有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公积金、食堂免费工作餐、发放的实物福利、提供的员工的培训、员工外出旅游等。 所以薪酬是员工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工资是用人单位提供给员工薪酬的其中之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0号)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89号)第十九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2、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3、如果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也就是“税前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以上是劳动法所说的“工资”。税后工资是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后的实际发的工资,一般公司是转账形式发放,也有现金发放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54人已浏览
16人已浏览
942人已浏览
3,2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