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诈骗罪主体在我国《刑法》中有一个发展过程。根据1979年《刑法》的规定,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活动构成诈骗罪的只能是自然人。但随着形势发展,在...
可以。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了单位的利益,经单位决策机关或决策人同意,利用合同骗取他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没有规定单位构成犯罪主体。为单位利益诈骗可以报警解决。或者个人构成诈骗犯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是的。单位合同欺诈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经单位决策机关或者决策人同意,以单位名义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为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诱使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到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逸的; (五)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产的。
对此学界存有分歧。否定说认为,信用卡存在使用额的限制,单位不必冒此风险去诈骗如此小的数额的财物。肯定说认为,单位持卡人在单位意志下可以实施恶意透支等信用卡诈骗行为,且实践中已发生了单位恶意透支数额巨大甚至特别巨大的案件。我们认为,单位可以也应当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因为: (1)按照发行对象,信用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单位既然可以作为合法持卡人和使用人,当然能够实施如恶意透支此类的诈骗活动。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的允许透支额(无论是单笔透支额还是月透支额)都比个人要大,如果单位基于非法占有目的进行恶意透支,数额也是非常惊人的,但对单位处罚却缺乏法律依据,显然是不合适的。 (2)根据刑法177条的规定,单位可以成为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犯罪主体,单位为实施信用卡诈骗而伪造信用卡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规定单位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那么就只能就手段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追究目的行为的刑事责任,不符合牵连犯的构成原则。 (3)刑事立法应具有协调性,与其性质类似的信用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而信用卡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在立法上明显不协调。 为此,我们建议,刑法在修订时,应规定该罪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不过,在修订之前,只能按照罪刑法定原则,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即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6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4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